第312章 五月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
正好今天是织布坊来农庄拉棉花等原材料的日子。
秦妙昨夜空间里面练完功,就去了库房,将空间里面这些日子收获的各色棉花给移了出来。同时移出来的还有这些日子空间里收获的蔬菜,烘干的干鱼,以及空间粮库里面的米面等粮食。
棉花是织布用的原材料,干鱼蔬菜米面则是给织布坊女工做饭用的食材。这个时代没有写字楼,更没有工厂厂房,所以即便是现在织布坊的生产力扩大不少,也只能继续呆在那座宅子里面,好就好在当初大哥置办宅子的时候选的宅子面积比较大,不然现在这样的生产规模还真有些够呛。
工作环境已经这样,没办法再改善,所以只能提高工人伙食水平和年节福利。
只是秦妙平日里都独居在城郊的农庄里面不出门,并不知道现在整个唐县包括唐县周围村镇的妇女们都以能进元色布庄的织布坊做工为荣,因为那里的伙食很好,工钱很高,年节的红包很丰厚,并且能进到那里做工的妇女都是防线织布的能手。
当初随着织布坊工钱的提升,来应征的妇女越来越多,冯三娘没办法了,便定下不少苛刻的规矩,符合规矩者才能进元色布庄的织布坊做工,以至于能被选中进入元色布庄织布坊的妇女很是荣耀。
这些事情,独居农庄的秦妙并不知道。她一直都以一种异常低调的状态藏在农庄里面练功,保证原材料的供给。
却说今天是端午节,也是织布坊来拉原材料的日子。翠翠今年十四岁了,已经到了及笄的年纪,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她已经成了大人,可以说亲了。可是翠翠越成长越是向着女强人的类型靠拢,整个一工作狂,绝口不提说亲的事情,甚至于事事都和男人对比,想要以女子之身在这个世上挣一片业绩下来。
秦妙知道这都是被男尊女卑的社会给逼得。老绝户这个称呼太难听,凭什么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就成了绝户?她偏不信这个邪,非要做出一番功绩让大家伙瞧瞧,女儿绝对不比儿子差!而自从来了这元色布庄的织布坊后,被秦妙委以重任,顿时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冯三娘平日里照顾布庄里面的生意不得空,整个织布坊便是由翠翠在管着。两年来,基本上没出过任何的纰漏。
到了现在,整个织布坊的女工都不怎么认识东家秦妙,可是对翠翠却是又敬畏又夸赞。
今天端午节,翠翠带着几个伙计赶着拉货的车来了农庄,所有的东西都装麻袋装满好几辆货车之后便要离开了。
秦妙计划着去布店里和冯三娘一起过端午,便跟着翠翠一起坐着拉货的车一起回城里。
货车比马车简陋的多,马车主要是为了拉人,而货车则是拉货为主,一麻袋一麻袋的货物在货车上堆得满满的,人就只能坐在辕座上。
翠翠平日里在织布坊干活习惯了,身上穿着短打,头发大部分用头巾包起来,只留着两个小辫子垂在两肩肩头证明她还是个未婚的姑娘。这身妆扮坐在货车的辕座上并不打紧,可是秦妙穿着一身白色裙褥,和翠翠一起坐在货车的辕座上感觉很是别扭。
秦妙的心里不由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那个农庄里面独居太久?一件寻常的事情而已,怎么就觉着别扭呢?想当初和二哥一起赶着牛车从村里去镇上采买各种生活必需品,那时候觉着在牛车的辕座上坐着可自在了。
想起来二哥,不由有些担心,二哥去到京郊军营也就半年多了,也不知道他在军营里面一切都习不习惯。也许该让灵鼠再去打探一下二哥的近况。
秦妙这边惦记着自家二哥的时候,翠翠开口说话了:“妙妙我真是佩服你,居然一个人在那个农庄里面住了这么久,都不觉得闷吗?”
秦妙笑着答:“习惯了就不闷了。”
翠翠玩笑说:“旁的人我会劝她别一个人闷太久,可是你么,我就不劝了,你这模样,啧啧,若是经常出门,只怕整个唐县的男人都要食不下饭睡不着觉了。”说罢见秦妙一脸不明所以,忍不住补充说,“都要得相思病啊,哈哈!”
秦妙被逗笑了,回敬翠翠:“你这小妮子哪里学得荤话。”
“才不是荤话,这是好话,你呀当初在村里还不明显,特别是在县里这两年,啧啧,变化可真是大,越长越漂亮了,天上的仙女儿似得。这一身的气质,我这样的土丫头都不敢往你身边凑了。”
秦妙只当翠翠这是那她开玩笑逗乐,听过就算了。她在农庄里面住着的时候每天都有照镜子,并不觉得自己多美,还不就是俩眼睛一个鼻子?不过就是每天都喝灵雨水,皮肤和气色比较好罢了。
说起那灵雨水,起初因着存量不多不舍得用,后来前年过年回家,新出生的小妹妹生病,秦妙给她灌了半碗灵雨水之后还剩半碗,舍不得浪费,自己喝了下去。这一喝便觉察出其中的好处,之后每天都要喝上一碗。每次喝完之后就会感觉浑身特别的舒服,就想全身的细胞都翻新过一遍似得,整个人无比的清新和精神。
到今天为之,秦妙已经坚持喝了一年半的灵雨水,当初的两大缸灵雨水现在只剩了半缸。不过并不觉得可惜,将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才能尽快的突破第五层,等功力突破了,空间再次升级,难道还愁没有灵雨水这样的宝贝?
其实灵雨水不仅能将身体调整好最好的状态,提高练功的效率,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便是被这灵雨水舒筋洗髓之后面容更美身段更好了。
秦妙不是个臭美的人,平日里很少关注容貌,多半的心思都用在了练功上面。别人赞她美,她虽然高兴却不会忘形,觉得自己不过就是让人觉着顺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