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告一段落
到了下午,电闪雷鸣,雨幕磅礴。
梁十七病来如山倒,尽管退了热,但依旧病恹恹的没什么精神,一天没进食。
杨鸿云知道梁十七嘴巴挑,李玉英和卢翠桃都不怎么会烧饭,做出来的东西难以下咽,李大仁和杨松就更指望不上了,连炝锅是什么都不懂,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忆之前梁十七做过的菜色,勉强炒出一盘鸡蛋马兰和一碗蒸鸡蛋。
杨鸿云记忆很好,几乎过目不忘,可同样的步骤,做出来的味道却大不相同。
李大仁四人倒是吃得很香,直夸梁十七有本事。
杨鸿云:“???”
他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也算在梁十七头上?
李大仁理直气壮:“当然是因为弟妹教得好,你以前也就只会熬个粥,烤个肉,还不怎么好吃。”
杨鸿云冷飕飕地瞥了他一眼,冷哼,旋即给梁十七送鸡蛋羹去了。
梁十七这一病,就病了三天。
杨松和杨鸿云看她日渐消瘦,心里七上八下,唯恐她得了跟吴玉芝一样的病症,哪怕徐大夫拿性命担保梁十七只是劳累过度身子骨太虚才导致经常昏睡,也没能让父子俩安心。
一直到第五天,梁十七终于能落地走走,杨鸿云吊起的心才稳稳放回肚子里。
而在梁十七生病的五天里,村子里发生了不少事。
经仵作检验,那具尸体是死于恶疾,死后才被划了两刀,方强太过相信丁振的权利,证据方面不够严谨,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只要有心人稍微一查,就能发现其中的异常之处,所以此案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他们回来第二天,张大人就派人来抓捕方强,但方强下九流的路子多,就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他们搜遍了青山村和石门镇也没抓到人。
“现在也没抓到?”梁十七小口喝粥,聚精会神地听杨鸿云讲述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杨鸿云时不时往她碗里添小菜,边说道:“没有,只抓到了平常跟他往来较为频繁的几个地痞,但没问出什么来,主谋是方强和丁振,他们不过是拿钱办事的喽啰。”
往来较为频繁,梁十七不禁眯了眯眼,不知道杨柏算不算。
杨鸿云好似她肚里的蛔虫,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杨柏是栽赃我的帮凶之一,逃不掉,但此案并没有杀人,罪不至死,根据我朝律例,他最多判杖责十,收押半年。”
梁十七表示不满:“这也判得太轻了些。”
她还以为古代刑罚都比较重,偷盗严重的都能被处死,像杨柏这种栽赃陷害,怎么也得判个流放之类的吧。
要不是杨鸿云有靠山,换做其他普通百姓,说不定会因此而丢命,惨死牢中。
梁十七自认不是什么善心之辈,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杨柏都算计杨鸿云去死了,她不想杀他,但也绝不想看他好过。
看到梁十七是在为他抱不平,杨鸿云心间微暖,缓缓解释道:“因前朝皇帝残暴不仁刑罚过于沉重,大约只有处死和奴役两种,民间怨声载道,以至义军四起占地为王,后来李氏称帝,不想重蹈覆辙便主张仁德,大肆减刑降赋,如今到我朝新君这代,国力强盛,刑罚赋税一减再减,若非重罪,极少有被处死,只要杨柏一口咬定他和其他人一样是被方强买通指使,县令便无法重判。”
原来如此。
刑罚轻倒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梁十七不用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在古代因为一举一动而轻易丢掉小命。
而且那牢狱里也不是寻常人能待的,杨柏此人胆小如鼠,被关在那种阴暗的地方半年,恐怕比杀了他还要煎熬。
梁十七单手托着下巴,感慨:“二叔被抓走,二婶和祖父母想必急疯了吧。”
“呵。”杨鸿云嗤笑,“没疯。”
杨柏没那个脑子去算计人,若说此事没有王氏的撺掇,他绝不相信。
王氏和杨兴仇视他们父子二人,想让他们死说得过去,但他没想到,在杨柏被抓之时,王氏和杨兴发竟无一人敢出来为其顶罪,反而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所谓的亲情也不过如此。
除方强叛逃、杨柏被抓之外,杨鸿云还带人砸了王氏一家子,当日他们如何对待杨松和梁十七,他就如何回报他们,只是看在最后的那点血肉亲情上,他没将人赶出青山村。
如今杨鸿云被诬陷杀人一案真相大白,揭穿方强和杨柏的阴谋后,杨兴发一家在青山村已经变成了过街老鼠,谁看到都得吐口唾沫,贼喊捉贼,实在可恶!
对于这种心思黑暗之人,村民不太愿意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但耐不住王氏脸皮子厚,不论他们怎么骂,都不愿自行搬离村子,只整日龟缩在屋子里,权当没听见。
里正拿她没办法,毕竟案子判下来主谋是方强,王氏几人是无辜的,他不能因此把杨家驱逐出去。
对此结果,梁十七还算满意:“罢了罢了,至少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没办法再兴风作浪,我们能落个清净。”
杨鸿云与她意见一致,再者过段时日他要去书院上学,以后在青山村住的日子估计也不长了。
杨鸿云要去上学,梁十七和杨松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杨鸿云所说的书院,并非州府那种大地方的官学,而是当地镇县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书院,若书院弟子能考取功名,可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匾额、赐书、赐银、拨田产等好处。
好比林阳泽,他去年八月考完院试,成为汉口县万里书院的第一个秀才后,他本人连同万里学院地位立即拔高。
据说消息传来当日汉口县呜锣放三眼枪,新生列队经县衙二门进入大堂、向县官四拜,然后穿起秀才的兰布长衫衣服;这时奏鼓乐,在帽子上插金花,身上披红绸,喜庆秀才“进学”,再行礼,得县官名帖出县衙,由县官引入文庙,向孔子行三跪九叩礼。
林家财大气粗,光筵席就摆了三天,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考中了状元。
如此一来,林阳泽的名字火速传遍了汉口县和石门镇,万里学院不但得到县衙的赐银,名气也随之打响,前去求学的书生犹如过江之鲫,院长笑得合不拢嘴。
但万里学院名额就那么几个,书院自然是要挑拔尖的,而今年报名时间已过,学子名额已满,杨鸿云若是想要去读书,免不了要走点门路。
梁十七以为他会让崔家兄弟帮忙,想着给兄弟两做些吃食贿赂去。
但杨鸿云却凉飕飕地看了她一眼,傲气凌然:“你觉得以我的才学需要看人家脸色?不过一个秀才罢了。”
这话要是被其他学子听到,定要被批:嚣张,狂妄。
可人家就是有说这话的资本。
如今汉口县学识一等的就属林阳泽,可他输给了杨鸿云。
所以,万里学院不收杨鸿云才叫可惜。
“行吧,读书人的事我不管,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但另外一件事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梁十七伸了个懒腰如是说道。
杨鸿云想了想,问:“你是指房子?”
“是啊,总不好一直住李婶和李大仁家,山腰那边被王氏霸占,我如今是看到他们就烦,不想回去住,不如我们买块地重新造吧。”
村里买地建房不算太贵,三五两就能买一块很大的地皮,她如今手上还有九十两银子,造一间房屋绰绰有余。
杨鸿云认真听完,然后一声不吭地从衣襟里掏出了一张纸。
“什么?”梁十七接过,好奇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张地契!
杨鸿云看她目露惊喜,眼里也不由得浮起几分笑意:“那间屋子放过死人,再住也不吉利,我便把那边的地皮卖了,重新买了一块地,就在李大仁家附近,你与卢家姑娘交好,以后往来也方便。”
他考虑得如此周到,梁十七被感动得眼泪汪汪,激动地拥抱了他一下。
总算可以远离那群奇葩亲戚了!
被抱住的杨鸿云身子一僵,木讷地拍了拍她的背脊,耳尖逐渐染上了一层霞色。
蹲在门外透过门缝偷看的两人面颊瞬间通红,李大仁大手捂住杨小宝的眼睛,边悄咪咪地关上房门。
怎么每次来,都能看到这种少儿不宜的场面。
崔钰得知梁十七醒来的消息,终于忍不住派人来催,问她什么时候去客栈,之前梁十七跟他提过想要重新布置客栈,但没想到杨鸿云会出事,此事便被搁浅了。
如今离开张之日越来越近,崔钰怎能不急。
于是梁十七休息一天后,和杨鸿云匆匆赶去石门镇。
李大仁则帮忙监工,杨松寻来村中五个盖房子的好手,杨家给钱大方,一天二十文还包吃早膳和晚膳,村民还差点为争名额而打起来。
同时,村民也看清楚了一件事,杨家已经不是那个破落到四处求人的杨家了。